快乐吃瓜

当地回应“老农保”29年后仅退200元 - 快乐吃瓜

1996年,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一对新人领结婚证时,被要求缴纳200元购买“老农保”,本以为是养老保障,却在29年后被告知只能退200元本金。当地回应称正全面核查清理,提出补偿或并入新农保的方案,引发网友热议制度漏洞与农民权益。

安妮牙坏了
老农保退款

29年前,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粟培和妻子满怀憧憬,来到梅硐镇民政办领结婚证。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镇上的办事大厅挤满了办理各种手续的村民。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们,领证得先交200元买一份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”,也就是后来大家口中的“老农保”。粟培回忆,当时没得选,不买就不给办证,镇上结婚的人几乎都被要求买了这份保险。他揣着200元,那可是当年在乡下能买两头猪崽的“巨款”,想着60岁后能像城里人一样每月领养老金,心里还挺踏实。

老农保退款

收据上盖着镇政府和县民政局的公章,还有一本红彤彤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手册,写着“本手册是计发保险待遇的依据”,让他觉得这钱花得值。时间一晃,2025年,粟培60岁了,到了该领养老金的年纪。他兴冲冲联系长宁县民政局,却被泼了一盆冷水:这“老农保”无法兑现,只能退200元本金!粟培气得直摇头,29年前的200元能买半亩地的收成,如今连一顿饭钱都不够,咋就没点利息?更别提当初承诺的养老保障了。他拒绝退款,觉得这不是钱的事,是被“糊弄”的感觉太窝心。

据黑子网报道,当地政府26日回应,梅硐镇负责人专程去成都和粟培面谈,提出两个方案:一是退款加点补偿,二是将“老农保”并入新农保。粟培选了并保,但具体方案还没定。他还顺便了解了新农保政策,花3000元补缴了15年的最低标准保险,马上能领退休金,可这“老农保”的200元还是个疙瘩。网友们炸了锅,有人扒出宜宾县2014年就退过“老农保”,连本带息退了886万多元,涉及3万多人,为啥长宁县就这么抠?还有人算账,按1995年10的银行定期利率,200元29年后本息得有3000多元,退200元纯属“打发叫花子”。

这事背后,是“老农保”制度的尴尬。1992年,民政部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,让县里自己筹钱发钱,个人缴费为主,没啥财政补贴。结果各地执行乱七八糟,有的乡镇把卖保险当“创收”,结婚、办户口都得强制买。2009年新农保全国推开,“老农保”开始“并、转、退”,但像粟培这样被漏掉的,档案都没了,承诺的养老金成空话。有人说,当年制度不完善,档案管理跟不上,可农民交了钱,凭啥承担改革阵痛?还有人爆料,河北有些地方连200元本金都退不了,400元的缴费直接“失踪”。

更离谱的是,吉林长春2012年还有人借“老农保”行骗,骗了数百农民上千万保费。这事让大家感慨,农民为国家交公粮、修路、纳农业税,咋到老了连个保障都这么难?长宁县现在说在全面核查清理,可具体咋赔、咋并,谁也不知道。粟培的故事,像一面镜子,照出当年农村社保的漏洞,也让人思考,农民的权益咋就总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里被忽略?

小提示:如遇到本页链接失效,请发送“我要最新网址”到本站官方邮箱 heizi.org@gmail.com 可自动获得最新网址。请记录保存本站官方联系邮箱!

精彩用户评论 - 快乐吃瓜

这事太离谱了!29年前的200元啥概念?够我家买一头牛了!现在退200元,连个像样的饭都吃不上,通货膨胀都不考虑的吗?当年忽悠农民买保险,说的天花乱坠,咋现在就一句“没系统”打发了?长宁县这操作真寒心,农民的钱就不是钱?赶紧给个说法,补点利息不过分吧!制度漏洞不能让老百姓背锅啊!

看完粟培的事,心酸得不行。当年结婚被逼买“老农保”,谁敢不交?现在60岁了,本该享福的年纪,却发现养老保险是空头支票。200元退款,啥用没有!政府咋不早点清理这烂摊子?别的县2014年就退了本息,长宁咋还拖着?希望这次核查能给个公平结果,别再让农民失望了!

农民太难了!交了几十年公粮,修路、种地样样出力,到老了连个保障都没有。“老农保”这事,简直是制度设计的笑话!当年收钱的时候咋不说没系统?现在退200元,脸不红心不跳?真得好好查查,档案丢了谁负责?农民的血汗钱不能就这么没了!